一、黄精的作用与功效
黄精主产于河北、内蒙古、陕西;滇黄精主产于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西;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、湖南、云南等地。春秋二季采挖,洗净,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,干燥,切厚片用。
黄精属中药材,为百合科草本植物、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,生林下、灌丛或山坡阴处,秋季采收,挖取根茎,取出晒干。黄精色黄质润,味厚气薄,为平、补之剂,具有滋阴润肺、补益脾气、益肾精等功效。
【性味归经】 甘,平。 归脾、肺、肾经。
【功 效】 补气养阴,健脾,润肺,益肾。
滋阴润肺:黄精滋阴润肺,可用于阴虚肺燥、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。对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或肺肾阴虚之劳嗽久咳,不仅能补益肺肾之阴,而且能补益脾气脾阴。
补益脾气:黄精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,可用于脾脏气阴两虚之面色萎黄、困倦乏力、口干食少、大便干燥等症。对于脾脏气阴两虚证,本品能气阴双补,用之则较为适宜,尤宜用作久病或病后调补之品服食,单用或与补气健脾药同用。
益肾精:黄精入肾经,益肾精,可用于治疗肾精亏虚早衰。本品能补益肾精,以延缓衰老,改善头晕、腰膝酸软、须发早白等早衰症状,蒸熟或熬膏长期服用疗效显著。
二、黄精的营养价值
黄精含黄精多糖、低聚糖、黏液质、淀粉及多种氨基酸,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,其多糖类提出物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作用。黄精煎汁具有显著的抗结核杆菌作用,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,对伤寒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。
三、黄精的形状
俗称老虎姜。
一般高50~120厘米,生于阴湿山坡林中,全株无毛。根状茎黄白色,肥厚,横走,直径3厘米左右,由多个形如鸡头的部分连接而成,节明显,节部有少数须根。茎单一,圆柱形。叶4~7片轮生白芨黄精叶互生,无柄,叶片条状披针形,长8~12厘米,宽5~12毫米,先端卷曲,下面有灰粉,主脉平行。夏开绿白色花,腋生,下垂,总花梗长1~2厘米,顶端2分叉,各生花1朵;花被筒状,浆果球形,熟时黑色。根状茎入药,秋、冬采收,切块,置蒸笼中蒸至呈现油润时,取出晒干或烘干。
四、黄精的种植技术
1、选地整地
选择湿润荫蔽条件的地块,土壤以质地疏松,保水力好的土壤或砂质土壤为宜。于播前进行土壤耕翻,耙细整平,作畦。
2、种植方法
根状茎繁殖 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,挖取地下根茎,选择先端幼嫩部分,截成数段,每段有3-4节,伤口稍加晾干,按行距50-50厘米,株距50-50厘米,深12厘米种植于整好畦内,覆土5-7厘米,稍加镇压,使土壤保持湿润。于秋末种植的,应在上冻后盖一些牲畜粪或圈肥,以利保暖越冬,第2年化冻后,将粪块打碎,搂平,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。
种子繁殖 8月种子成熟后进行砂藏处理:种子1份,砂土3份混合均匀,置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,保持湿润;待第2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,按行距12-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,盖土约1.5厘米,稍压,浇水,盖一层草。出苗前去掉盖草,苗高6-9厘米时,过密处可适当间苗,1年后移栽。
3、田间管理
前期应经常中耕除草,必要时可顺行培土,后期拔草即可。若遇干旱或较向阳干旱地方需要及时浇水,有条件时可施饼肥,每亩50-80公斤,分2次施下;以后每年施圈肥每亩1000-1500公斤。
4、病虫害防治:
黑斑病:为黄精主要病害,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,危害叶片,发病初期,叶片从叶尖出现不规则黄褐色斑,病健部交界处有紫红色边缘;以后病斑向下蔓延,雨季则更严重。病部叶片枯黄。防治 方法:收获时清园,消灭病残体;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∶1∶100倍波尔多液或50%退菌特1000倍液,每7-10天1次,连续数次。
蛴螬:属鞘翅目金龟钾科。以幼虫危害,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,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,危害严重。
地老虎:危害幼苗及根状茎。防治方法:可用75%辛硫磷乳油,按种子量0.1%拌种;田间发生期,用90%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;用黑光灯或毒饵诱杀成虫。
五、合作愿景:
1、委托种植与技术管理。
2、药食同源产品研究开发。